江西崇义:推进药品医用耗材二次议价惠民生
时间:2025-09-08 15:25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网 作者:doudou 点击:次
从慢性病患者的药费减免,到手术家庭的耗材减负,从医疗成本的精准控制,到医保效能的持续提升。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通过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二次议价工作,以“规范采购”破题、以“惠民节支”立效,既解决了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又为县域医保基金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降本红利惠民生 群众受益得实惠 “现在吃药不用精打细算,省心了不少。”家住崇义县横水镇的刘阿姨开心地说道。刘阿姨今年72岁了,患有糖尿病,需长期吃药,对依靠养老金生活的她,构成不小负担,她长期服用的药品(达格列净片)降价经历,就是崇义县实施药品二次议价以来群众受益的一个缩影。每年刘阿姨购买达格列净片支出1791.12元,政策落地后价格下降每年支出仅需468元,年节省1323.12元。 与此同时,崇义县过埠镇的王先生,因多发性肾结石在崇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接受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手术,术前手术必需的一次性耗材价格约6800元,恰逢县里开展医用耗材议价,该套手术耗材总价降至2200余元,单此项节约4600元, “费用降低政策解了燃眉之急。”王先生欣慰地说道。 议价工作带来的“降本红利”已转化为群众就医时触手可及的实惠,类似的实惠场景在崇义县慢性病用药、外科手术等多个就医领域持续上演,切实减轻了家庭就医负担,让“看病不贵、治病安心”的民生承诺落到实处,赢得县域看病就医群众的广泛认可。 协同联动筑机制 议价工作见实效 药品、医用耗材二次议价,是在县域统筹医疗物资、药品采购改革的背景下,由总医院牵头,在前期江西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统集中采购基础上开展的进一步价格优化工作。 据了解,崇义县将药品和医用耗材二次议价列为县域医疗改革重点任务,目前已顺利完成六批次药品、七批次医用耗材统一公开招标议价,构建起“县域统筹+医院执行+全程监督”的三层保障机制。 每次议价会由总医院党委书记主持,组建院领导班子、县药事管理专家、职工代表组成的专业团队,确保议价贴合临床需求;院纪委全程介入,县卫健委、医保部门同步指导,杜绝暗箱操作,保障采购流程公开透明。 团队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围绕质量性能、产品报价、市场占有率综合评估,既守牢医疗安全底线,又压缩中间流通溢价。截至目前,总医院已开展6批次药品和耗材二次议价工作,其中公开二次议价药品79种,平均降幅40.65%,节约708.7万元;二次议价医用耗材200种,平均降幅54%,节约145万,共节约853.7万元。
节支医保强支撑 医院担当显作为 以单种药品、单种耗材的精准降本,为医保基金“节流”提供了有力支撑,筑牢县域医疗保障体系根基。以临床常用的达格列净片(5mg*30片/盒)为例,该药为县域糖尿病患者常用药,议价后便宜将近一半,据总医院统计年均采购量约5000盒。如居民患者门诊开具此药,仅这一种药品每年就能为全县节约医保资金约14.25万元,有效减轻医保在慢性病用药领域的支付压力。通过对79种药品、200种医用耗材的分批议价,类似的“单品节支”效应已覆盖慢性病治疗、外科手术、急诊急救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县总医院在议价中坚持“节支”与“提质”并重,既通过筛选高性价比产品减少医保无效支出,又通过规范临床使用避免高价物资滥用,让医保基金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这种以小见大的降本模式,不仅是医院规范采购、提升效能的生动实践,更成为支撑县域医保稳定运行、保障群众实惠就医的重要力量,为“健康崇义”建设筑牢民生根基。 “药品医用耗材二次议价不是简单的‘砍价’,而是以‘规范采购保质量、精准降本惠民生’为核心的系统性改革。”谈及牵头推进的二次议价工作,崇义县总医院药械分管负责人朱经林表示,多批次药品与医用耗材议价的顺利落地,以及显著的价格降幅,关键在于构建了“县域统筹、医院执行、全程监督”的闭环机制——既靠专业团队把好质量关,确保临床用药用械安全,也靠透明流程守住公平线,杜绝采购环节的漏洞,更靠“以量换价”的思路压缩中间溢价,让降本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 对于下一步工作,崇义县将扩大议价覆盖范围,重点将群众关切的高价治疗药物、高值医用耗材等品类纳入议价清单,让更多群众常用、急需的医疗物资价格“降下来”;优化动态议价机制,建立“临床需求调研—市场价格监测—定期调价评估”的完整流程,结合药品耗材使用情况与质量反馈及时调整采购目录,避免“一议了之”;同时,强化协同联动,持续联合崇义县卫健委、医保部门细化临床使用规范,通过培训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合理选用议价物资,确保降本不降价、提质不降标,让“看病不贵、治病安心”的民生承诺在县域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为“健康崇义”建设提供更坚实的医疗保障支撑。(供稿 崇义县卫健委 崇义县总医院)
(责任编辑:伊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