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卫生网-中国权威医药卫生门户移动版

主页 > 医药要闻 >

【案例分享】精准守护大脑!德力凯新技术助力重症患者“脑复苏”

内容来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供稿:戴新贵  编辑:邝昱菁

一审:王卉  二审:吴蕾  三审:欧阳邦辉

 

 

对于突发心跳骤停的患者来说,心肺复苏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脑复苏”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运用德力凯“神经多模态监测”新技术,成功让两名危重患者完全恢复意识且无后遗症,标志着我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新技术解密:脑功能监测“组合拳”有多强?

传统救治只能通过单一指标判断脑损伤,就像在黑夜里找路。而神经多模态监测打出一套“组合拳”:

①脑电监测:实时捕捉脑电波变化,预警癫痫或脑缺血风险。

②脑氧监测:精准把控氧气供需平衡。

③血流监测:科学调节脑部供血状态。

④精准控温:科学调节体温,减少脑代谢需求。

通过这套系统,医生能像看“仪表盘”一样实时掌握脑功能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良好的神经预后。

 

 

真实救治案例

案例一:何先生

尿毒症患者在肾移植术后突发心梗,心跳骤停。重症团队20分钟完成ECMO(人工心肺)支持,后经心内科介入治疗打通血管。同步启动脑功能监测,5天后成功撤除ECMO,次日完全清醒,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案例二:吴女士

因肺栓塞突发心跳骤停,经20分钟抢救恢复心跳。通过脑功能监测精准调节治疗方案,4天后完全清醒并顺利拔管。

 

重症医学科李琼副主任表示:“这项技术需要多学科精密配合,从人工心肺支持到脑保护治疗,每个环节都需根据实时数据科学决策。”

 

 

技术背后的意义

①提高救治成功率:早发现脑损伤风险。

②促进科研发展:积累宝贵临床数据。

③提升区域影响力:吸引区域危重患者转诊,打造危重症救治中心。

④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标准化救治流程。

 

重症医学科戴新贵主任表示:“我们将探索人工智能与监测技术结合,未来可实现智能预警,为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从抢救生命到守护大脑,这项创新技术为危重症救治开辟了新路径。作为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将继续推进多学科协作,用科技创新点亮生命希望。

 

 

(责任编辑: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