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康云医院”亮相,互联网医疗格局生变?
时间:2024-08-22 11:11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网 作者:doudou 点击:次
日前,中国最大云医院网络平台、有“港股互联网护理第一股”之称的东软熙康(09686.HK)发布公告,将“熙康云医院控股有限公司”定为公司新的中文名称,代替现有中文名称“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股份简称由“东软熙康”变更为“熙康云医院”,股份代号保持不变。据公司称此次更名旨在更全面展现公司业务性质与产业布局,精准反映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过去,东软熙康创立了国内首个城市云医院平台——宁波云医院,并已连续运营10年。10年来,“城市云医院”模式被相继复制到华东、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区的省份和城市。云医院平台将地方政府、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患者及保险机构等参与方连接起来,搭建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依托技术与模式创新,在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均衡分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熙康云医院这一新名称的确定,既体现出经过长期探索,验证了“城市云医院”模式的可持续性;又可在业内展现出与主业关联更紧密的品牌形象。 借助公司更名契机,熙康云医院同步对业务结构进行了调整升级。那么,这家互联网医疗老牌企业有怎样的新战略? 近日媒体专访了熙康云医院CEO宗文红,并对此进行解读。 更名后,“熙康云医院”如何定位? 纵览公司发展历程,熙康云医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围绕“城市云医院”逐步丰富服务内容。 2013年起,熙康云医院在全国陆续设立健康管理中心,推出健康管理服务。2014年,在宁波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导下,中国首个城市云医院平台——宁波云医院启动建设,连接当地医疗机构、整合医疗医药资源,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业内普遍认为,宁波云医院是此后国家政策框架下互联网医院的雏形之一。 “我们在运营宁波云医院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处于术后康复、肿瘤化疗等阶段以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对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强烈。”宗文红告诉动脉网,“在调研了2000多名护士、2000多名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供需两端诉求及匹配程度后,2016年我们依托宁波云医院开始尝试居家护理服务。” 之后,熙康云医院一直推进宁波云医院的迭代,丰富服务项目和技术功能,强化医疗健康服务的连续性;同时,将“城市云医院”模式拓展至全国其他区域,逐步形成云医院平台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智慧医疗健康产品的四大业务板块;其中居家护理服务在持续耕耘下初具规模,到2023年底覆盖了全国950家医疗机构,承担了浙江省、河南省等省级政府互联网护理平台的建设运营工作。 整体上看,城市云医院平台截至2023年底已接入3.6万家医疗机构,包括2610家医院和3.3万家基层医疗机构;部分居家护理服务项目、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所在地的医保支付。
熙康云医院新名称确定后,公司将以云医院平台作为数字化底座,围绕居民健康需求,不断丰富“医疗+护理+健康”服务场景和内容创新。 医疗方面,云医院平台通过入驻医疗机构及自营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远程医疗协作等服务。护理方面,平台吸引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入驻,为老年、妇幼、术后康复等人群提供多元化的上门护理和护理咨询服务,逐步开展康复服务。健康管理方面,熙康云医院依托分布在华东、华北和华南的医疗机构,为员工和个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新型健康管理服务。 云医院平台为医疗服务、居家护理和健康管理提供数字化工具,使患者获得高效、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成为可能;丰富的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又在云医院平台沉淀用户反馈数据,以进一步促进功能与服务优化。 同时,在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中,医、护、健本身就是连续且可形成闭环的三大环节。对熙康云医院来说,医疗服务是对疾病本身进行诊疗,居家护理补齐了疾病治疗后院外康复护理部分,健康管理进行日常的健康维护、风险筛查,若发现疾病或健康问题,则进行及时的医疗和护理介入;也就是说,三大板块之间可相互协同,为用户提供具有连续性的医疗健康服务。 “从服务对象维度看,我们将从to G为主转向to B to C为主。”宗文红表示,尽管公司名称和业务进行了调整,但“城市云医院”模式的基本定位始终没变。 宗文红是全科主任医师,还获得了软件工程硕士学位,拥有17年以上的医疗行业管理经验,曾在地方卫生技术和信息化管理部门任职。因此,她对基于数字化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搭建有深刻见解。“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有自己的特点,大多数好医生都在公立医院,并非在企业;医疗服务具有公益属性,尤其是公立医院。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不能破坏原有体系,而应在原有体系上做加法才可持续。所以,我们在各区域的城市云医院平台仍会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服务内容与当地医疗机构形成差异化,成为原有医疗服务体系提质增效的补充。” 简而言之,伴随公司更名,熙康云医院将进一步与政府部门合作,以城市云医院平台为载体,帮助当地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线下线上一体化、院内院外连续性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 经过十余年的行业演进,目前互联网医疗呈“多极分化”的格局,企业在医、药、险等细分领域各有侧重,熙康云医院将侧重于“护”这个细分领域。 宗文红介绍,在调整后的业务结构中,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已形成一定的收入体量,下一步公司将重点拓展居家护理服务。“疾病需要三分治疗、七分养,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院外护理仍存在巨大缺口,或未与院内服务形成有效衔接。” 策略化复制“城市云医院” 在宗文红看来,虽然居家护理是重点拓展业务,但医、护、健三者紧密关联,都是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护、健的协同发展,需要依托“城市云医院”进一步复制扩张来进行。因此,公司始终坚持打造以城市为入口、紧密联动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城市云医院平台”独特商业模式,帮助政府建设、运营和整合城市医疗服务资源,构筑基于平台的区域数字医疗服务生态。 不过,熙康云医院在推进“城市云医院”模式复制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这些现状:各地人口结构及用户需求不同,医疗资源和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医疗数字化程度不一等等。 “即使同在浙江,宁波和其他城市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在宁波,我们已经基本做到医疗服务、居家护理与康复、健康管理的紧密结合。”宗文红表示,相比之下在其他区域的运营刚刚起步,需要因地制宜。 经过多年实践,熙康云医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运营体系,通过试点期、破冰期、突破期、稳定增长期和创新拓展期的标准化运营路径,推动业务模式在各区域快速落地。 同时,专业运营和数据运营也可快速复制,前者诸如推动各地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制度,后者诸如进行用户画像精准分析、用户需求洞察等。 技术层面,以数据中台为底座,在扩张区域可高效对接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等参与方。 宗文红坦言,公司对云医院模式的深入探索,在宁波用了10年时间。“随着模式的成熟,我们从宁波走向了浙江全省11个城市,只用了6个月。” 业务扩张过程中,最大差异在于服务项目。以居家护理服务为例,熙康云医院通常根据当地需求分析,从基础护理向专科护理延伸,从单一服务向多次连续服务、套餐服务等服务组合扩展,在运营过程中逐步完善,而非短期内一蹴而就。 此外,熙康云医院借助公众号、医院护理部直播、护士IP等载体,分享居家护理服务优秀案例,将居家护理服务价值向从业者和大众输出,提升各地对居家护理的认可与接受度。 但无论各地差异有多大,熙康云医院的整体业务方向只有一个,即:考虑如何将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打造线下线上一体化、院前院中院后全周期流程管理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在云医院商业模式的推动下,熙康云医院业务拓展速度显著加快。2024年,公司持续深耕华东、华北、华南区域市场,城市云医院平台网络进一步拓展。 在人口老龄化、重大疾病慢病化等趋势下,大众对高效获取高质量医、护、健服务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在《中国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趋势预测》研究中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预计将达4.37亿,占总人口的31.48%。 随着医学技术进步,一些重大疾病的5年生存率提升,这一趋势未来仍将延续;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提高,院外护理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大众健康意识和医疗保健支出意愿增强,对专业、便捷的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有着更大需求和更高要求。 宗文红表示,借助行业趋势,公司将以持续打造“城市云医院”为长远目标,力争成为全中国最大的城市云医院。“在云医院的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个性化、连续性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借助数据深度挖掘并通过智能技术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云医院模式还计划在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中引入商业保险,积极联动惠民政策,帮助用户减轻支付负担。” 按照熙康云医院的商业模式,公司与各地政府部门、学会、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可以通过相对低的成本,批量聚集医疗资源和用户;吸引和拓展医疗器械、药品耗材、健康产品、金融保险等产业生态资源,创造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未来,随着云医院平台不断复制,各地运营日臻成熟,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体量更庞大,规模效应到来、边际成本降低,“城市云医院”的商业价值也将进一步显现。 (责任编辑:伊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