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正当季,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慎吃,别让美味添 “负担”
时间:2025-10-24 15:54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网 作者:doudou 点击:次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秋冬的柿子甜软多汁,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可有人吃完却发现,便秘反而加重了,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本就更容易受便秘困扰,吃柿子后不适感可能更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柿子为什么会加重便秘? 柿子中富含鞣酸(又称单宁酸),这种物质会与胃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刺激肠道黏膜,减弱肠道蠕动。更值得注意的是,鞣酸与胃酸、果胶等混合后,可能形成坚硬的“胃石”。 小的胃石尚可随粪便排出,但大的胃石可能堵塞肠道,引起腹胀、腹痛,严重时甚至诱发肠梗阻。 心血管病患者更容易便秘? 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就是便秘高危人群。这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 首先是药物影响。许多心血管常用药,如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利尿剂等,其副作用会减缓肠道蠕动或导致大便干结。 其次是活动量减少。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常因气喘等症状被迫减少活动,缺乏运动自然减慢肠蠕动。 再者是心理因素,患者常被告知“排便不能太用力”,这种担忧可能导致他们刻意忍耐便意,从而打乱排便规律。 这几方面因素相互叠加,使得便秘风险显著增加。 便秘会损害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增加便秘风险,便秘反过来又会悄悄损害心血管健康。 这是因为便秘患者肠道蠕动减弱易导致菌群失衡,促炎物质进入血液后可引发全身性慢性炎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因慢性便秘引起的心理压力可能增加血压和心血管病风险。 此外,便秘时过度用力,容易导致心率和血压波动,增加心脏负荷,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特别是在晨间血压自然高峰期,风险更为突出。主动脉瓣狭窄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便秘时更容易诱发胸痛、晕厥或心力衰竭。 因此,柿子虽好 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 同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预防和管理便秘至关重要
主动与医生沟通,如果出现便秘,一定要告诉医生,医生可能会评估正在服用的药物,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尝试调整方案或开具安全的通便药物(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切忌自行使用刺激性泻药); 保证足量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粗粮、蔬菜、水果; 充足饮水,除非医生严格限制(如严重心衰患者),否则应保证每日饮水量,使大便柔软; 安全适度运动,在医生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建立排便习惯,有便意时不要忍耐,尝试每天在固定时间(如晨起后)排便,培养肠道规律。 (责任编辑:伊娜) |

